详细内容

向核向新 科学家精神引领中国核工业发展——“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之路”媒体行收官路线见闻

时间:2024-10-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石海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中国核工业,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汗水与智慧,也造就了科学报国的精神丰碑。

精神引领事业,精神成就事业。9月23日起,“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之路”媒体行收官路线正式上路,来自13家媒体的记者,开启“从‘开业之石’到‘中国核城’”的寻迹之旅,感受科学家精神正在向核向新,引领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核理化院:继承“承书风范”  展六十载芳华

走进媒体行的首站——核理化院,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浮雕,浮雕上刻画的,正是王承书先生为首的核理化院建院60周年的经典场景。

今年是王承书先生逝世30周年。王承书,中国核事业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被誉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曾任华北六〇五所(核理化院前身)副所长。新中国成立初期,王承书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内。

在参观坐落于核理化院里的王承书纪念馆时,记者看到了编号为第0257的中国科学院于1981年颁发给王承书的学部委员证书。这是中国科学院时隔多年后首次增补学部委员,也是当时中国科学届最高荣誉。

王承书的当选,受之无愧。为了核事业发展,王承书先生三次被问到能否开辟热核聚变这一陌生领域、能否转行从事高浓缩铀研制、能否为国家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三次回答“我愿意”,从此一生践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了更好地继承科学家精神,核理化院提炼出了“承书风范”,不仅被当作宝贵财富一直弘扬,而且在核理化院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得以传承。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核理化院四所副所长姜磊是核工业新生代科研人员中的“佼佼者”。在他心中,有一道背影终身难忘。

2015年,他正式参加工作,刚好跟陈念念院士同住一个小区,经常在上班路上碰到陈院士,每次他都会静静走在他的后面。“其实对我来说,有的时候看到他的背影也已经是一种‘精神洗礼’了。”姜磊回忆,陈念念院士在主持技术鉴定评审会时,会把鉴定最后给出来的意见逐字逐句推敲确认,确保鉴定成果和技术能够更好、更全面、更到位地展现出来。

在他看来,核理化院老一辈科研人员的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简单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爱护是刻在骨子里的。如今的他,带领一批青年人不断探索、攻关、突破,同时也把老一辈科研人员的精神延续下去。

2018年以来,中核集团启动了青年英才计划,旨在攻关一批底层关键技术,加快前沿技术、多领域交叉技术探索与研究,培养一批核工业新生代领军人才。

重大科技攻关,处处都有青年科研人员的身影。让青年科研人员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科学家精神正在年轻一代中得到继承。

2023年10月16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也标志着我国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为了99%这个数字,周红艳带领团队进行200多次检测,不断研究优化样品的处理方法,终于取得突破,并超出了预期。

“我们团队就是要像王承书先生那样,勇攀科学高峰、探索科学前沿,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难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突破。”周红艳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截至目前,核理化院承研的21个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中12个项目已完成综合验收,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多项技术突破属国内首创,为解决工程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难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中核兰铀:从时代的记忆符号驶向新的天地

9月底的兰州,白云薄薄地散开在天空,黄河奔涌着从桥下而过。这座桥,就是中核兰铀黄河铁桥。

它曾见证了共和国一批批铀化合物从这里驶出,也迎来了一批批核工业人从这里而入。如今的它,作为国家工业遗产,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虽饱经沧桑,但依然巍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告诉着人们那段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历史。

9月24日,“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之路”媒体行——“从‘开业之石’到‘中国核城’”活动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被誉为中国铀浓缩摇篮的中核兰铀。

中核兰铀,是我国第一个铀浓缩工厂,是专门从事铀同位素分离的高科技企业。自1958年建厂以来,中核兰铀(原五〇四厂)先后为我国核工业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中国铀浓缩工业在黄河岸边崛起并发展壮大。

中核兰铀公司退休干部刘晓波,亲手操作提取了共和国第一瓶高浓铀产品。回首往事,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到了那个当年战斗的现场。

“五〇四厂在建设起步的关键时刻,碰到了专家撤走、自然灾害等重大困难,但是五〇四人没有被困难吓到。”他说,五〇四厂实行组织大转变,转入“自力更生过技术关”的建厂道路,广大职工也在行动中形成了一股浓浓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拼搏奉献、勇于登攀的氛围,朝着造出争气弹的目标奋勇前进。最终,先后攻克了157项技术难关,为主机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是中核兰铀创建66周年。在这66年中,先后三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88年、2002年、2022年),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评“甘肃省优秀企业”,建设世界一流铀浓缩企业蹄疾步稳。

在中核兰铀的厂区里,有一片枣林。中核兰铀副总经理苗辅徽告诉记者,这是建厂的时候就保留的枣林,近些年,厂里对这片枣林增加了设施,改造成供大家休憩的场所。记者走进厂区的时候,正是枣林成熟之时。取长杆、摆长布,一阵操作下来,新鲜的枣便落到了大家的面前,记者尝了尝,很甜。这份甜意,1964年被人们品尝过,也在2024年被我们品尝了。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魏晋辉,中核集团铀浓缩生产供取料操作首席技术,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在这片枣林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1994年,他进厂参加工作。作为他的师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炳辉在日常工作中,对他们这批学生言传身教,以认真负责、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培育了他们“核事业的情怀”。他也带着老师这份作风,先后经历了中核兰铀1~5期工程的建设及调试启动、投入运行,见证了中核兰铀二三次创业过程,为工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今的魏晋辉,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班人,培养一批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人才,有3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多人获得甘肃省、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中国核工业这一伟大事业背后,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今天的中核兰铀,以“建设世界一流核燃料基地”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作为中核集体“青年岗位能手”,中核兰铀生产运行一部副主任陈博表示,在创业时代,我们很多前辈就是始终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最终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守,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0四厂:永恒的中国核城

这里的早晨,是从一辆火车开始的。早上7点,“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之路”媒体行的记者们便来到上车点,坐上一趟特殊的通勤火车,目的地是四0四厂。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家核工业发展需要,于1958年经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决策建设的核工业首批“五厂三矿”之一,是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核工业综合性科研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核城”。

这里不仅是我国核工业重要的创始基地,也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重要的发源地,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国防和核电事业的发展,为振国威、壮军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60多年前,一批青年人来到四0四,扎根戈壁,奉献青春,王宝斗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四0四原一分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当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15天内成功做出压力机,攻克电解制氟的难题。

但在跟记者的沟通中,王宝斗第一时间讲起的不是这件事,而是跟他一起战斗过的人。

“我首先要向那些为核事业因公牺牲的三位同志表示敬意。一位是付宏举,一位是张定华,一位是张维豪。”王宝斗做过一份统计:我们厂当时在核爆炸的那一年,厂里参加工作的人员是670人左右,到现在为止,还剩下不到50人。

剩下的人哪去了?他说,一是支援了国家其他核事业的建设,二是为我国核实验贡献一生的老同志。

记者注意到,这份统计,他脱口而出,显然在脑中已存放无数次。这份记忆,代表着不忘记的态度,更体现出代代相传的希望和寄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部反映“两弹一星”题材的献礼剧《激情的岁月》在四0四厂拍摄。跟电视剧一样,核工业人奋斗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又在这里被“重演”。李文强,中核四0四第一分公司的焊工,也向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2007年11月,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入职四0四。当学徒时,师傅李青春就带着他到生产现场熟悉工艺,指着生产线的设备、管道很自豪地跟李文强说,这里的管道焊接任务都是他完成的,这里的活儿一定要保证焊接质量。从师傅的话语中,他感受到师傅的期望,希望自己将来也一样能担起这个重任。

在练中干,在干中练。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不断钻研焊接技术,利用工作之余勤学苦练,在现场,把每一道焊口都当做自己的作品,终于把自己锻炼成师傅那样的人。2017年,车间安排了3个徒弟让他带,他学着师傅也带着徒弟熟悉现场,也很自豪地给他们讲这些设备所有焊缝都是自己焊接完成的故事,把师傅的期望传递给徒弟。如今的徒弟,也都成长起来,都能独当一面。

在核城中心路的尽头,是核城的标志性建筑物——核城英雄塔。它高高地矗立在那里,永恒不变,默默无声。但大音希声,这种无声,被至今仍在四O四的人听到,也被全国人们听到。

中核北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里的夜,格外的静,除了不眠的人们。整个夜空,只剩下天上的繁星点点、地上的人影婆娑。这里,是被称为“远方”的北山,也是“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第四条线路的终点站。

对高放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国际上公认的做法是,找到一个地方,进行生物圈隔离,直到确保衰变至安全水平为止。而北山,就是科研人员找到的适宜之地。

为了筛选出安全评价期至少达1万年的高放废物处置库,科研工作团队走遍大江南北,一次又一次地选址,日复一日地实验勘探,用漫长坚持和苦心探索,终于找到了北山,这个让核能“无后顾之忧”的地方。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北山地下实验室总设计师王驹,站在戈壁上为记者们讲解勘探往事。

1996年,王驹一行5人,挺入北山选址。2000年7月8日18:00,北山第一号钻孔正式开工。年底,越来越冷的天气让作业不得不停了下来,并且人员暂时撤离北山。在撤离前,王驹拿出珍藏的二锅头,给现场的人斟满酒后,大声喊:“一杯敬天,一杯敬地,第三杯敬我们的团队,大家来年再战!”20多年来,他们打了近100口钻孔,最终敲定在新场建设北山地下实验室。

201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北山地下实验室建设工程立项获得批复。这意味着我国高放废物处置事业实现大跨越。

在北山,每位记者都收到了一本《北山常见动、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里面图文并茂、详细科普了广袤荒漠戈壁中独特的动植物生态,每一个动植物都被深入浅出地介绍、标注,令人叹为观止。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本书是北山科研团队在漫长的工作间隙完成的。

近40种植物、30余种动物,就是北山截至目前发现的所有生物。跟其他大多数地方相比,可谓极少。这也难怪,北山处在荒凉的大漠戈壁上,方圆数千平方公里不见人烟,年降雨量仅有7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这里,对于动植物来说,其实不宜生存。

在世界看来,北山新场是目前发现的最好最完整的花岗岩体,是建设地下实验室的绝佳场址。而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北山人提出的新一代地下实验室设计,代表着未来高放处置地下实验的方向。

就在记者即将写完稿件的时候,好消息传来:2024年10月1日,正值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主体工程施工取得重大进展:-280米试验水平巷道胜利建成。

有人说,北山是核工业新的精神圣地,去过那里的人,都会经历一番灵魂的洗礼,因为这里没有水、没有信号、无人区、搭帐篷、住寝车,这里,只有一群人。他们说,核工业发展,高放废物处置是必须过的关。“我们不把棘手的难题留给下一代。”

总有一些人,在逆游而上。

让中国人挺起腰杆的中国核工业人,铸就的不仅是事业,还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家国情怀;“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展现了新一代核工业人的进取不息;以“强核报国、创新奉献”为内核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核工业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这些精神,正汇聚成一个星河灿烂的未来,这是中国核工业的未来,也是中国人的未来。

建设核强国,是每一个核工业人为之奋斗的共同心愿和目标,一定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