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梁中阳县:架起“连心桥” 构建“幸福圈”
时间:2024-09-07
今年以来,吕梁中阳县以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双包联、双服务、双评价”机制为抓手,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治理下延,激活社区治理“红细胞”,释放服务群众“大能量”。 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 精选报到“包联点”。中阳县按照“优势互补、精准匹配”的原则,结合部门职能优势,推动9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14个社区报到,17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小区报到,并及时编入49个小区(网格)党组织、485个楼栋(单元)党小组,为社区治理扩大“朋友圈”,增添新力量。建立“报到单位+乡镇领导班子+社区干部”包联小区工作机制,确保85个小区包联全覆盖。按照“居民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在职党员主动认领6类服务岗位,包联3100余户居民,将服务“触角”覆盖式连接到基层“末梢”。 找准共建“结合点”。建立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纳41名包联单位干部担任兼职委员,最大限度凝聚治理共同体。目前已有46个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社区双向制定了“三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初步拟定资源清单58项、需求清单61项、服务清单125项,开展党建联建活动56次,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治理共促、大事共议,有效实现同频共振。 多渠道收集居民的“微心愿”和“微诉求” 聚焦群众“需求点”。“对接订单”。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居民的“微心愿”和“微诉求”,与单位党组织及报到党员的资源清单相匹配,精准确定需求清单。“点单派单”。用好“阳光‘邻’聚力”小程序,报到单位协助小区完成路面平整、小区亮化、水电改造等民生事项50余件,党员志愿者力所能及提供政策宣传、帮困助残、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微服务”154次,办理各类实事239件。“联动拓单”。以“党群阵地你”为契机,机关单位和包联社区联动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13场,让社区“人情味”更浓,居民“幸福感”更强。(中阳县组织部) 责任编辑:文旭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