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千万工程”的和顺实践

时间:2024-06-22      来源:中北新闻网     


  “千万工程”是全国先行的乡村振兴工程,展现了从人居环境整治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和建设未来乡村的美好图景,和顺县坚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在学中悟、在悟中干、在干中创,对标对表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着力让“千万工程”经验在和顺大地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持续深学深悟,探索“千万工程”和顺路径


  “千万工程”经验内涵丰富、路径清晰,蕴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顺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县委常委会会议等,在持续深学细悟中,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远见卓识,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科学方法和思路举措,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领袖嘱托的实际行动;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和顺”建设的有益借鉴和有力抓手,在结合和顺实际不断深化理解中,找准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分类施策、改革创新等做法成效,把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挖掘乡村价值功能、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等经验启示,转化运用到和顺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的全过程,在学习借鉴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独具和顺特色的振兴之路。


  坚持笃行笃用,蹚出“千万工程”和顺实践


  自省市现场推进会以来,和顺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统筹推进,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安排要求,立足“五彩优势”谋篇布局,依托和顺红色基因、绿色生态、蓝色晴空、黑色矿藏、黄色和牛比较优势,按照“产业集聚、中心辐射,多元投资、一体共建,以线串点、分类建设”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两区两线一中心”,按照“22个精品示范村、88个提档升级村、66个环境整治村”全覆盖分类梯次推进。突出“五高并举”全力推进,坚持高站位统筹部署,制定《和顺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高起点规划设计,邀请浙江大学生态设计院的规划设计团队,深入重点村进行了初步调研,以“一村一案”深化“微改造、精提升”。高投入重点扶持,谋划实施总投资38.6亿元的170个项目,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廊带。高质效强力推进,2024年重点突出5个精品示范村、25个提档升级村,村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实行示范引领。高标准宣传发动,利用和顺融媒、晋中新闻联播等媒介,刊登有关“千万工程”报道30余篇,宣传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凝聚起全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合力。聚焦“五项重点”狠抓落实,聚焦党建引领核心强治理,细化6大项17小项工作任务,将“六美四宜”精品示范村创建和“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创建同步推进、一体贯通。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促增收,出台《和顺县2024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实施办法》,投资3996.964万元,实施51个衔接资金项目,着力打好“太行山水牌”“夏养和顺牌”“牛郎织女牌”。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提颜值,持续推进“四化两提”专项行动、国土绿化行动、耕地保护整治提升行动,建设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乡村环境。聚焦精神文明提升激活力,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实施“美丽人家”创建行动,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共富裕,围绕建设“幸福之城”的目标,全面推动总投资15.3亿元的9个城建重点工程,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衔接、发展互促共进,一体推进县城和乡村融合发展。


  着力善思善创,打造“千万工程”和顺样板


  和顺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尊重农民意愿、遵从现实基础、遵循发展规律,创建“五型模式”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型、龙头牵引型、文旅康养型、能人带动型、工业反哺型的“五型模式”,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为点、国省道为轴,以山河醋业、银河牧业、阳光酒业、雪顶水业、新马粮业等29家龙头企业为引擎,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心,以全县8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牵引,以全县工矿企业为支撑进行示范创建。实行“五力齐发”全面保障,坚持组织保障协同发力,专班推动靠前发力,示范争先集中发力,严格要求高效发力,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健全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书记县长“双组长”统筹调度,县委农办协调抓总,一办六专班督促跟进,乡镇党委书记具体推动,各村党组织书记现场落实的责任链条,完善周推进、月比拼、季分析、年总结的监督考核办法,进一步延伸整治范围、拓展建设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切实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和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努力交出一份质量更高、更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精彩答卷。(许利伟)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