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变景点,晋城泽州县山耳东村“爆红出圈”
时间:2024-05-27
青山葱茏,碧波荡漾。湖畔露营,林间亲子游戏;围炉煮茶,野餐自助烧烤,憨态可掬的“熊猫”、娇艳粉嫩的“桃花”、晶莹碧绿的“竹叶”……餐桌上造型别致的文创茶点让人不舍下口。湖边漫步,绿荫蔽日,清风徐来,心旷神怡;林间嬉戏,斜倚吊床,轻摇秋千,笑声环绕。 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时尚浪漫的布置,完善的烧烤设施和新鲜实惠的食材,免费的儿童游乐设施以及热忱满满的服务……“五一”假期,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山耳东村“湖畔·桃花坞”露营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频繁闪现,火爆出圈,成为晋城市及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提到“五一”假期的接待情况,山耳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帅语带自豪地给记者算了笔账:“我们这个小村子,假期来村里观光的游客人数超过8000人,游客消费营业额8万多。” 5天假期中,由于露营地人手忙不过来,并不参与经营的赵帅与村干部都过来帮忙。“经营搞起来,受益的还是村里。”他说:“乡村旅游,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丰富业态,才能得到认可和发展。” 老典型焕发新光彩 山耳东村位于泽州县巴公镇,市区西北13公里处,全村共有321户994口人,是晋城市第一个党组织创始人陈立志,烈士的故乡。 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20世纪90年代的山耳东村就已经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宽裕型小康示范村”。近年来,山耳东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紧邻市郊的区位优势,以及拥有晋城地方党组织主要创建者——陈立志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融入白马寺山、龙王山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区,利用山林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整体规划引进新品种,发展水果、蔬菜采摘园;利用百万立方米的山耳东水库,发展观光渔业;2014年,恢复了村内古建筑玉皇庙,修复了土地庙,修建了环水库旅游的3公里林荫道、休闲凉亭、水上曲桥,还培育了百亩莲花养殖池塘…… 2018年10月,山耳东村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2021年12月17日,国家标准委组织专家对创建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考评验收中,山耳东村以总分101分的高分通过考核。 2023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目标考核合格的通知》,泽州县政府承担建设的国家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巴公镇山耳东村名列其中,成为远近闻名的秀美乡村。 乡村游触发新热点 如今在网上爆火的“湖畔·桃花坞”露营地项目在赵帅看来纯粹是“被迫”提前营业的。按照原计划,“湖畔·桃花坞”露营地在5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然而,2024年4月初露营地项目刚开始试运营,却一下子“火了”。每逢双休日,更是“一帐难求”,前来露营地的游客都是提前四五天就预订了位子。 4月23日上午,在露营地一角,来自高平市的两位姓姬的青年人正在点燃烧烤炉上的木炭。姬先生表示,山耳东距高平市区也就十几公里,开车由晋高一级公路二三十分钟就能到达。“这里租一个烧烤炉才28元,而且不限时使用。免费的游乐设施可以吸引住孩子,不用担心孩子因枯燥而吵闹。” 山耳东村与高平市区相距不远,与晋城市区的交通就更为便利,驾车十几分钟就可抵达“湖畔·桃花坞”露营地。“在城里人眼里,这就是集山林观光、自然认知、郊野运动、亲子出游、乡村休闲为一体的周边游度假胜地。”赵帅说,“山耳东村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好,但在考虑发展乡村旅游时,却很茫然,没有方向。” 2023年3月,《泽州县景区化村庄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此举旨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村庄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景区化村庄创建为契机,山耳东村于2023年6月成立了泽州县宜居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头脑灵活的赵帅无意间发现,与“露营”相关的搜索量不断攀升,北京、杭州、上海、成都、昆明、重庆等均跻身全国露营热度最高的城市行列。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村里最终敲定露营为经营项目。随后还将建设康养民宿、红色培训实训基地等项目,最终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就近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红”“绿”家底雄厚的山耳东村,乘着晋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和泽州县景区化村庄创建的东风,通过招商合作、集体运营等方式,陆续打造骑行采摘、红色研学、农家民宿、水上娱乐、露营烧烤等项目,不断为游客提供丰富新颖的旅游体验,让山耳东村成为周边热门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景区化踏上新征程 景区化村庄创建工作是泽州县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提升泽州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质、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的重要抓手,是“千万工程”在泽州县的生动实践。 创建景区化村庄之举,是泽州县政府在山西省内的首创。“景区化村庄首先得是一个美丽乡村,但美丽乡村要走到美丽经济,中间这个过程该怎么走,景区化村庄就是一个桥梁。”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婕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线,以‘景在村中、村融景中、村景一体’为理念,大力开展景区化村庄创建工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打造全域旅游经济强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强有力支撑。”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划,泽州县在5年内,力争培育A级旅游景区化村庄(行政村或社区)100个左右,每年创建景区化村庄20余个。 郭婕介绍:“每年年初,泽州县确定了创建景区化村庄的名单后,通过景区化村庄领导小组统筹农业、林业、交通、住建等部门的优惠政策和优惠资金,汇集使用到景区化村庄创建,齐心协力把泽州县美丽乡村变为泽州的美丽经济。” 为了保证创建景区化村庄的质量,泽州县参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制定了《景区化村庄等级划分与评价细则》,从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产品、综合管理对创建村庄进行严格考核。作为首批入围创建景区化村庄的山耳东村无疑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在2023年11月14日的评审考核中,最终以466分符合泽州县景区化村庄等级划分AAA标准分值。 创建景区化村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山耳东村小学教师赵星星说:“村子更干净、更美观了!村民的生活态度也更积极了。”她的同事韩会兵表示:“乡村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村里旅游,让人们感受到了乡村的美好,村里的农产品也好往外销售了,大家的心气儿更高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山耳东村解决了村里60余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收入由原先的4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100万元。据赵帅介绍,2023年村集体仅文旅方面收益达10万元,安排了12位村民从事固定工或临时工的岗位,年底结算工资共29万元。 经历了“五一”假期的“实战”,赵帅有了新的想法:适当拓展露营烧烤规模,提高接待能力;增加水幕电影等设施,升级水上游乐;开展“环湖长征体验”等特色项目,丰富红色研学;连片开发农家民宿,打造品牌康养栖息地…… “在产业方面,我们要在规范和深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康养上做足文章;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将以拓展‘红色三杰’纪念馆资源为引领,进一步凝心铸魂;在组织保障上,更要不断继承和发扬‘红旗党支部’的光荣传统,永葆奋进的动力与初心……”谈及未来滔滔不绝的赵帅一脸振奋,“我将努力答好新答卷,让我们的景区化村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泽州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