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梁兴县:杂粮兴旺展新姿 乡村振兴正当时
时间:2024-04-16
生机盎然的兴县康宁农业园区 2024年,吕梁兴县咬定打造“中国杂粮之乡”目标不放松,立足自身条件,聚焦“特”“优”战略,从良种到生产再到市场,对杂粮产业全方位落子布局,铆足干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乘势而上。 感恩奋进“好丰景”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兴县县委、县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高瞻远瞩周密谋划,将打造“兴县杂粮、中国好粮”作为奋斗目标,主动扛起“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要责任,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作出兴县贡献。 2021年以来,新一届兴县县委、县政府班子大张旗鼓宣推“兴县杂粮”品牌,以期打破兴县杂粮“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县委、县政府坚决扛起杂粮兴农富民强县的政治责任,以超常规思维、超常规力度、超常规举措,建立起与中国农科院密集对接、长期合作的战略协议。 时有所呼,我有所应。三年来,中国农科院先后派出6支科研团队、13名专家、20多位研究员助力兴县杂粮产业,建立起中国农科院兴县育种基地、专家院士工作站,新认定3个荞麦新品种、2个豇豆新品种,试验的荞麦新品种在山西省品种中亩产第一,努力促成兴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 回顾2023年,兴县发展小杂粮产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山西(兴县)杂粮面食文化节、2023国际小米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小米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兴县)首届杂粮产业博览会,“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品牌火爆出圈,先后被评为“中国杂粮之乡”“中国杂粮美食之乡”“中国杂粮美食地标城市”“中国生态好食材杂粮基地”。 目前,全县共认证绿色杂粮产品73个、有机杂粮产品54个、无公害杂粮产品4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2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8户、市级龙头企业17户,年生产能力8000万斤;产品销售到全国29个省,出口美国、日本等,总销售额3.5亿元。 与此同时,兴县借助电子商务的东风,在景色宜人的南山脚下,开辟出一块“风水宝地”,精心打造了兴县农产品特色馆,引进11户电商企业,通过“公益助农、直播带货”等活动长期帮助杂粮企业解决销售问题,2023年全县杂粮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进一步扩大了“兴县杂粮”市场份额,在全国各地叫响了兴县杂粮的名声,“小杂粮”已做成了“大产业”。 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正在助推兴县农业向更大、更强、更优、更精的目标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蓄势赋能”。 全力抢跑“春天里”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发展杂粮产业作为兴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工程”,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等不起、慢不得。 正月里的首都北京,依然天寒气冷,但一支与众不同,来自吕梁山上小县城“卖粮”的党政代表团却“热力四射”,他们个个春风满面,句句言辞恳切,推介“兴县杂粮,中国好粮”不遗余力,洽谈合作“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各显神通,刮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西北风”。 为确保今年“杂粮产业突破年”起好步、开好局,兴县抢抓宣传推介暨招商“黄金档”,通过组织新春恳谈会、赴京宣传推介暨招商活动,广泛走访拜会各方面企业家、客商,宣传引导全民招商等方式,将春节过成了“宣传推介节”“招商节”,力争用“开门红”换来“全年红”。 群雁高飞头雁领。2月29日,元宵节刚过,兴县县政府赴京与中国农科院专家共商杂粮产业深化合作事宜,并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推介暨招商引资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加大外宣推介力度,强化杂粮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跑出新一轮‘兴县杂粮’品牌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围绕创建“中国杂粮之乡”目标,同步构建餐饮文化和杂粮全产业链体系,是兴县打造杂粮之乡近期要实现的目标。 事实上,旨在全方位检视过去一年兴县杂粮产业发展的成绩与短板,规划和部署新一年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兴县杂粮产业总结部署会议”,“破天荒”在中国农科院举行,令人眼前一亮,也足以让人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北京三晋名优科技推广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将努力开发品类丰富、健康营养、快捷便利的杂粮预制饭菜,大力发展杂粮预制饭菜产业,精心打造“兴县杂粮宴”,真正让兴县杂粮产品走进北京的高校、企业、商场超市等。 一花引来百花开,满园花香蝶自来。在3月9日,在兴县杂粮宴研发推广暨餐饮文化发展座谈会上,晋菜晋面产业学院院长、山西省经贸学校餐饮系主任王力群当即说,团队将充分发挥在理论、研发、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的食材、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研发具有兴县特色的美食,在兴县建立王力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助力兴县打造杂粮餐饮品牌和杂粮劳务品牌,让兴县杂粮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内外兼修启新程,一体推进谋新篇。在“走出去”“宣推招”的同时,兴县把“苦练内功,夯实基础”作为立足点,按部就班积极召开专题会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深入涉农企业,对过去一年来“以企引企”、精准招商重点进行研究分析交流,谋划进一步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做好项目招引、加大项目源储备,确保既有“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想引项目早行动”,用更多新项目、好项目为兴县杂粮发展注入新活力,达到“开春即开工”的工作预期目标。 不负时光春来早 3月的兴县,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位于县域西南的蔡家会镇田野里依然一片萧索,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一台小型豌豆播种机正在田间作业。尽管天气寒冷,但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三位“豌豆专家”仍满怀无私奉献的热情。连日来,他们全天候在田间指导村民播种,不辞劳苦。 “田地一解冻,就要尽快播种,这时候水分比较足。如果错过时机,每错过一天,相当于损失10毫米的降雨量。”春节一过,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三级研究员宗绪晓天天都会跟踪气象信息,当看到从3月6日开始,兴县将会有持续一周的升温天气,就马不停蹄地从北京赶来。 一般而言,旱地杂粮的生产,多为一年一季,谷子的播种要到四五月份。“以前地里只能种一茬庄稼。现在在清明前种下豌豆种子,一个半月就可以收获青豌豆。豌豆和谷子轮作,能多收一茬。”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辉估算,以前一亩地单种谷子,收入在2000元左右;今年推广一季两茬种植,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 3月13日下午,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第一波豌豆种子下播,预计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约150亩地播种。 兴县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自2022年开始,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试验示范和种子基地,“杂粮种业振兴计划”随之启动。根据不同作物的季节,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先后派出6个团队、13名专家、20多名研究生在兴县扎根开展杂粮基地建设和品种研发,全方位、全流程指导兴县杂粮种植生产。 如今,院地之间的“双向奔赴”在兴县结出丰硕成果:2023年实施杂粮种业基地项目4个,育成新品系和新品种16个,鉴定筛选优良品种16个,展示示范优良品种32个。同时各专家组分别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授课培训,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户生产技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距离县城七八公里的兴县亚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里,牛永德夫妇早已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大棚里新培育的蔬菜幼苗郁郁葱葱,娇翠欲滴,生机盎然。“近两年,兴县农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农科院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成功筛选出了最适宜本地种植的蔬菜和瓜果品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兴县本土农业专家赵玉平深有感触地说道。 同频共振,画好做大“同心圆”,合力合拍,续写“春天的故事”。兴县紧盯市场,建设杂粮博物馆、现代杂粮示范园区、杂粮特色专业镇,搭建全国宣传展示平台,对接交易会展和电商销售平台,打造晋西北农产品交易市场;注重品牌,大力发展杂粮预制饭菜产业,精心打造“兴县杂粮宴”,持续办好杂粮面食文化节、杂粮产业博览会,不断谱写兴县杂粮产业发展新的篇章。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兴县将把推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举全县之力擦亮“中国杂粮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用担当作为和具体行动书写“端牢中国饭碗”兴县篇章的生动实践,推动杂粮产业再创新业绩、续写新辉煌。(张亚东)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