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承绽活力 古老剧种焕新生 ——从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活动看非遗传承
时间:2023-09-25
8月31日晚,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精粹展演现场。 康保县二人台剧团演出的《喜挂红灯》。 沁源县秧歌剧团演出的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选段。 专家现场指导。 现场观众送上热烈掌声。 阅读提示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收获的季节里,山西稀有剧种传承保护迎来了集中展示新成果的契机。全省31个稀有剧种全部亮相,享受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补贴的66个院团悉数参加,参演人数300余人,观演人数达5000余人次……8月26日至31日,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在省城太原连演7场,“南腔北调”,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而罕见的戏剧表现形式让现场观众频频喝彩,直呼过瘾。 这是我省稀有剧种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全省各地传承保护稀有剧种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全面检阅。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全程采访录制,并剪辑制作成专题节目《山西首届稀有剧种展演活动》于9月15日在戏曲频道首播,央视网、央视频、央视影音同步上线。 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此次展演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展演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我省稀有剧种的保护水平和影响力,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省31个稀有剧种首次齐聚 素有“中国戏曲摇篮”美誉的山西,剧种之多,名列全国第一。山西38个剧种中就有31个是稀有剧种。它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于山西各个区域,在本次展演中,向省城观众一一呈现。 我省稀有剧种最多的当数秧歌剧种,有襄武秧歌、壶关秧歌、繁峙大秧歌、广灵大秧歌、朔县大秧歌、太原秧歌、祁太秧歌、汾孝秧歌、沁源秧歌等9种。这些秧歌剧种大都从民间社火活动中发展而来,初期为地摊演出,即兴编词,演唱一些应时应景的喜庆祝贺唱段,后逐渐受当地民间艺术特别是梆子戏的影响,在演出剧目、音乐曲调、伴奏乐器和表演形式等方面逐渐丰富,成长为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剧种。虽同为秧歌,但因成长地域不同,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各不相同的语言风格和音乐风格。在数量上仅次于秧歌剧种的是道情戏,有晋北道情(包括右玉道情、神池道情等流派)、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河东道情,它们均由道教说唱演变而来。曾经活跃于祭神赛社活动中古老的戏曲剧种——山西赛戏、锣鼓杂戏,是山西戏曲百花园中的独特存在,有着“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这些剧种唱腔独特,不是传统意义上婉转曲折的唱腔旋律,而是以吟诵为主,旋律简单古朴,伴奏仅有打击乐而无弦乐,至今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演出形式。 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是一类以载歌载舞表演见长的地方小戏。它们的音乐唱腔均属联曲体,曲调委婉动情,演唱节奏明快,表演形式活泼,常以扇子、手绢为道具,配以独特的身段舞步和扇法,具有以歌传情、以舞传神、以戏引人的艺术特色。 还有一类由皮影戏、木偶剧发展演变而来的剧种,如孝义碗碗腔、孝义皮腔、曲沃碗碗腔和河东线腔。起源于山西应县的耍孩儿剧种,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唱腔采用后嗓发声,独一无二,深受大同、朔州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人民群众喜爱。展演中有7个团体表演耍孩儿剧目,充分证明这一古老剧种强劲的生命力…… 这些稀有剧种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山西各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声腔、艺术审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都是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剧种。它们中不少长期活跃在乡村僻野和田间地头,以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优美动听的曲调唱腔,幽默诙谐、贴近生活的表现内容为老百姓送去欢乐,甚至许多从未走上过省城舞台。 为了加大对稀有剧种、濒危剧种的保护传承力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同时结合文化和旅游部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每年统筹2200万元,按照每场补助5000元的标准,购买全省31个稀有剧种的公益性演出服务,扶持力度之大居全国前列。 正是得益于国家和省里对稀有剧种的扶持政策,此次展演,全省31个稀有剧种一个都不少,悉数登上省级大舞台,实现了我省稀有剧种首次“大团圆”,走在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前列。应县青年耍孩儿剧团团长白香兰激动地说:“此次展演对于我们民间团体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机会,我们能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好节目。”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表示:“我省从今年起将经常性举办稀有剧种展演,提升稀有剧种的保护水平、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院团打造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了给观众呈现高质量的演出,山西省文旅厅和相关承办单位组成展演工作机构,设立办公室、展演组、宣传报道组、评论简报组、专家服务组、综合保障组等6个工作组。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协调统一,有力保障展演顺利进行。工作组从前期准备到最后收尾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制定展演实施方案,上请下达;多次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协调各方面工作;遴选申报作品,保障参演剧目质量;确定专家名单,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撰写主持词,制作和发布相关宣传视频,广为告之,营造氛围;每场从走台到演出,导演组承担大量工作;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京剧院发挥省级专业院团帮扶作用,在演出服装、舞台道具等方面给予参演的基层院团极大支持;每场演出后召开的座谈会都在午夜结束,专家服务组从始至终细心服务等等。 稀有剧种展演参加的剧种小众,剧目繁多,民营团体又居多数,为保障省级活动的高水准,需要在策划方案上有高招,在演出质量上严要求。工作组在确定展演方案中,强化专家团队的指导作用,求真务实,要求对每个剧目进行三评,先从申报的视频入手,再到走台联排时现场指导,最后是演出结束座谈研讨,着力提高剧目的艺术水平;同时力主将山西的展演外延到周边省区,邀请和山西有同根同源剧种的外省院团来并参与,加强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四省区文化交流,扩大展演外围影响力。 好戏连台“6+1”精彩盛宴 盛世梨园百花艳,三晋戏苑古韵新。8月26日至31日,6场展演,1场集萃,来自全省各地的31个稀有剧种、66个剧团、300多名演员纷纷登台,我省稀有剧种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剧种名家、剧团骨干、青年新秀,以及荣获我省戏曲票友大赛的“名票”各展风采,参演演员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助兴演出年龄最大的王爱爱老师已84岁高龄。演出唱段多达80个,既有优秀传统名段,又有近年新创剧目,展演规模空前、史无前例,参演剧种、参演人数、演出场次,均创历史之最。参加展演的山西二人台省级非遗传承人池银寿说:“省里头这么重视我们稀有剧种,以后,我们会多创作新的节目,多创作老百姓喜欢的节目,把我们二人台传承好、发展好。” 8月31日晚,此次展演活动的精粹演出,参演剧目是从前6场演出中精心遴选而来。耍孩儿及北路梆子戏歌《千古一塔》拉开演出序幕,质朴激昂的表演生动展现应县木塔万种风情,唱响文旅融合山西“好声音”。沁源秧歌、二人台、襄武秧歌、晋南眉户、临县道情、河东线腔、孝义皮腔、河东道情等剧种优秀节目轮番上演,精彩不断。我省稀有剧种梅花奖获得者闫慧芳、潘国梁、张建琴一一登台,让观众过足戏瘾。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兄弟省区的精品剧目助兴参演,让戏迷一饱眼福。著名晋剧老艺术家王爱爱等四大梆子戏曲名家共同演唱戏歌《表里山河》,给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不断,充分展现了戏曲工作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篇章的新风貌。 除了各剧种的经典剧目,本次展演还涌现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新风的剧目,令观众耳目一新。沁源秧歌《幸福新生活》通过歌舞、伴唱形式,轻松活泼地讲述了老百姓移风易俗的故事;河东道情《幸福社区绽新容》,以鲜明的剧种特色,将奏唱和表演结合,聚焦社会养老问题,题材真实,贴近生活;凤台小戏《县长遛牛》以鲜活生动的舞台呈现,赞颂了为民办事、急民所难的为官之道;临县道情《吕梁护工》叙说了一个吕梁山小护工与老军人一家深厚情义的感人故事;晋南眉户《焦裕禄》歌颂了焦裕禄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汾孝秧歌《小村新风》表现干部秉公办事、勤政为民的良好作风;汾孝秧歌《特殊庆典》剧情设计巧妙、曲折,体现了一位老军人的正直品格;晋北道情《右玉精神赞》用右玉道情的形式,唱舞结合歌颂右玉精神;朔县大秧歌《草棚记》讲述尊老孝亲、家风传承的故事;洪洞道情《枣园梦》、耍孩儿《低保》都是落脚基层,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怀纳入创作视野等等。 展演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专程到山西全程采访录制节目,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等上百家媒体纷纷予以关注和报道。演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并州百姓的热门话题,观众对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极具魅力的稀有剧种赞不绝口。据不完全统计,现场观演总人数达5000多人次。一位老观众激动地说:“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山西小剧种演出了,好多剧种非常有特色,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 专家组为所有剧目“问诊把脉” 本次展演不评分、不设奖,但对于每个参演团体来讲,比获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次同省内戏剧界资深专家面对面座谈研讨的机会。展演专设了20人专家团队,按日程分组负责演出前审核剧目、走台中现场指导、演出后及时点评,为所有参演剧目问诊把脉、指导提高。专家们从剧本、表演、音乐、舞美、道具、服装、灯光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张智、郭明娥、张彩平、苗洁、贾菊兰等艺术家上台示范指导,现场纠正,在细节上较真,极大地提升了参演剧目的舞台呈现水准,演员们受益颇多。 参加展演的民营剧团演员怀着对戏曲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坚守在三晋文化的第一线,近年来获得了政府送戏下乡和稀有剧种补贴的资助。他们格外珍视这次参加省级展演的机会,演出之余,认真观摩其他院团的演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专家们也秉持着关爱之心,细细点评,出谋划策,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像种子一样,广泛吸纳养分生枝散叶,合力推动山西稀有剧种的繁荣发展。 8月27日晚是山西省首届稀有剧种第二场展演。为了保障晚上的演出效果,由党的二十大代表、梅花奖获得者贾菊兰带队,与孙文生、张芬、张彩平、王辉、郭明娥等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在当天上午的彩排中,对襄武秧歌《小二黑结婚》、孝义皮腔《状元与乞丐》等13个参演剧目一一把关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彩排后,专家们怀着对保护稀有剧种的责任、对传承人才的珍惜爱护、对展演质量的负责担当,又对个别剧目进行单独辅导。贾菊兰紧扣细节,从音乐、舞美、表演、道具、服装、造型、灯光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郭明娥亲自上台示范,手把手教戏,让《穆桂英挂帅》的主演任鹏秀受益匪浅;孙文生针对《小二黑结婚》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改戏,一字一字纠正,一个一个细节抠戏,使之更符合时代要求;张彩平对《窦娥冤》的演员李俊霞进行身段设计和步法教学,让演员的表演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专家的精心指导,这些剧目当晚的舞台呈现个个精彩,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参加演出的80多个剧目选段中,有一批优秀剧目被专家高度肯定。经过三代艺术家精心打磨的耍孩儿剧目《猪八戒背媳妇》,舞蹈编排巧妙、歌舞并重、流畅和谐,表演诙谐幽默、唱念俱佳,人物表现栩栩如生,艺术性、观赏性兼具,被专家树为我省稀有剧种院团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最为成功的范本之一,建议其他院团参考学习。创排于20世纪40年代的襄武秧歌《小二黑结婚》,剧目二度创作尤为成功,人物形体设计、标志性动作与人物性格贴切,演员表演轻松自然,满台生辉,散发着浓郁的“山药蛋派”乡土气息,被观众评为本次展演最为出彩的剧目之一。晋南眉户《一颗红心》是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现代戏剧目,曾经风靡一时,此次展演中两位演员角色把握准确,道白、表演生活化,节奏明快,唱腔在保持传统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使人看到眉户剧传承发展的希望所在……这些被专家青睐的剧目皆为各剧种的优秀保留剧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些优秀传统剧目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坚持守正创新之路,在保留本剧种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历经几代艺术家深挖细耕,精心打磨,创新形式,使其适应时代的审美变化而历久弥新。受剧本创作、经费、人员等因素影响,稀有剧种创作新剧目有一定难度,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创作捷径,专家们在座谈时诚恳地建议各院团,要善于总结,多加借鉴这些优秀剧目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丰富的戏曲资源,推陈出新,争取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山西稀有剧种集中展演活动意义非凡。展演将资料性质的、多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山西所有剧种集中亮相,其数量、其历史进一步印证了山西‘中国戏曲摇篮’的美称。”专家组成员、山西省艺术研究院戏剧曲艺研究所所长李成丽对记者说,“通过本次展演活动,我省探索出了一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文艺院团、演出场所共同服务受众百姓的高效工作方法,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的专技人才。本次活动,同仁间交流切磋,梅花竞相绽放,老中青演员同台,经典剧目和新创剧目交相辉映,是对我省现存稀有剧种进行的一次检阅和集中调研,是对传统艺术从业人员的一次集中培训和动员,也是一次专门针对山西稀有剧种切实提升打造的具体行动,更是山西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自信表达。” 本版图片均由省文旅厅提供 本版责编:高瑞敏 版式:路彦青 本报记者孙蕊 本报通讯员于小军 张秀娟 责任编辑:卓凡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