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想

时间:2023-10-11      来源:山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9月17日-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令人欣喜的是,通过科普进校园、科技工作者上讲台等活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徜徉科学的海洋,体验科学技术的魅力。

  科普活动虽然面向全体公众,但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应该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今年,一系列与青少年相关的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各地通过组织科技工作者进校园、科技教育乡村行、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进校园、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有研究显示,在中小学时期参加过科学探索活动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可能选择科技作为未来的职业,且将终生关注科技发展并作出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尽早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一方面要通过“天宫课堂”“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等途径吸引大批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参与科普活动;另一方面,要将科学教育更好地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课程”。

  我国虽已开展科普教育20多年,但青少年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比较突出,科普工作主要在校外开展,与课堂教育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再比如,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同样突出,互联网时代,虽然科普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可是优质科普内容依然缺乏,一些科普创作仍然存在着流量导向、传播伪科学等商业化甚至低质化问题。因此,一方面,建立校内外相融合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体系,使校内科学课和校外科普活动相得益彰,就显得重要而紧迫;另一方面,引导好网络科普创作和传播,推出一批弘扬正能量、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升级。只有统筹好校内校外资源,运用好线上线下模式,增加各种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才能让青少年享受到丰富的科技教育服务,在潜移默化中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想。

  薛志刚


责任编辑:卓凡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