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育公开课“源生万物——全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名家导读” 活动举办
时间:2024-07-17
7月12日,中国美育公开课第六十二讲“源生万物——全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名家导读”在线直播活动举办。中国美育公开课是全国常态化的美育专业课程,以公益云直播的形式,从“大美育”的思想理念出发,涵盖美术、音乐、影视、戏剧等方面,按照不同年龄阶层及需求设置课程主题,打造中国第一个具备连续性、专业性、艺术性与权威性的美育综合在线平台。近年来,中国美育公开课共播出三个系列,分别是:“走进艺术家工作室”系列、“邂逅艺术大师”系列和“暑期特辑”。在经历了全面的升级改版之后,中国美育公开课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和美育发展诉求,特别推出“走进美术馆”系列,本次课程为第一期。 出席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菁汝,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兆武,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社长冀鹏程,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翟勇,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主席莫军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研究所主任王来阳,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主任毛毅静等美育界人士。 在直播中,多位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点评。冀鹏程在对国画作品《落·生》点评时表示,该作品虽采用工笔手法,却传达出写意的朦胧哲学思维,并兼有当代的装饰性,反射出对人生和当下的思考。UArt Center主理人习习解读了《千面太虚》一作,认为其采用蒙太奇和超写实主义的手法,结合油画的灰调,对“太虚幻境”这一题材进行了再塑造。 莫军华提到,杜沁锟的《千面太虚》采用了与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孙温所绘《红楼梦》画集相似的表达手法,让《红楼梦》的故事与作者自身的梦境相结合,反射出真实的矛盾冲击。莫军华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对《庇护所》和《恏》的理解,认为这两件作品分别反映了设计物艺术化的存在方式和作者碎片化的生活实践。 直播最后,马菁汝做了总结。她表示,这次直播精选了一批积极向上,带给大家优秀审美的作品,各位专家、学者深入阐释了青年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探求了他们对于生命、艺术和未来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让观众感同身受。作品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它们诉说着关于“源”与“生”的故事。 7月13日,一众嘉宾在上海苏河湾UArt Center开幕的“源·生优秀毕业生展”进行了参观。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作品。在青年艺术家从学院迈向社会的节点上,这些毕业创作链接着高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当下的时代风尚,蕴含了最本真的原初情感和对艺术未来的无限展望。在上海苏河湾UArt Center开幕的“源·生优秀毕业生展”进行了参观。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作品。在青年艺术家从学院迈向社会的节点上,这些毕业创作链接着高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当下的时代风尚,蕴含了最本真的原初情感和对艺术未来的无限展望。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