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在春天的田野上收获希望——山东德州粮食主产区见闻

时间:2024-03-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3月24日电 (记者萧海川)“今年的苗情比往年强。看着这麦苗,我对夏粮产量有信心。”听说记者到来,山东德州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张官屯村种粮大户张庆海跨上“小电驴”,来到自家麦地。

  46岁的张庆海随手揪起几株麦苗。记者看到,麦苗根茎有中性笔芯一般粗细,向上分蘖出三个细枝。“去年我流转的80多亩小麦受了些冻害,夏收平均亩产约500公斤。”张庆海说,今年小麦越冬期间温度适宜,还有几次非常及时的降雪,“亩产600公斤很有希望”。

  山东德州夏津县东李官屯镇的一处麦地。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站在绿油油的麦地里远眺,黄河冲积形成的土地一马平川,点缀在田间的自走式喷灌机、无人值守植保站和小型气象站清晰可见。已有脚面高的麦苗迎着阳光随风摇曳,望不到边的麦青色里,透着一股子向上生长的劲头。

  麦苗长得越欢实,庄稼人越是开心。“咱这水肥条件好,去年小麦亩产到了650公斤,和县‘粮王’的成绩就差了一点。”德州市平原县张华镇金岭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怀民笑着说,今年只要不遇到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产量就能与去年看齐,甚至还有机会超过去年,“说不定咱今年也能当上‘粮王’”。

  来自德州市农业部门的数据,印证着种粮大户们的信心。据统计,截至3月中旬,夏津县75万亩冬小麦,一二类苗占到96.3%;平原县88.8万亩冬小麦,一类苗占到43.5%,较去年同期多1.3%。

  山东德州夏津县种粮大户张庆海在查看苗情。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局里26名农技推广专家分片帮包13个乡镇街道,已组织100余人次到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春季苗情动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贾胜军说,当地冬小麦一二类苗面积超过90万亩,平均单株分蘖数等影响产量的关键数据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

  一批“有文化、爱农村、懂农业、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活跃在春天的田野上。

  34岁的武文磊是陵城区徽王庄镇武家村人。以前专营植保无人机销售的他,在2021年决定包地种粮。两三年时间,他流转的耕地便有近3000亩,分布在8个村庄。“团队8个人,最年轻的二十来岁,大家都很认可现在的发展方向。”武文磊说,他将植保无人机的社会化服务与粮食种植相结合,尝试走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路子。

  山东德州陵城区义渡口镇北小高村的一处麦地。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学农的女孩子少,真正学成归来种地的女孩子更少。但我喜欢被叫作‘新农人’,因为这称谓里有希望、有朝气。”31岁的陈慧芳202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德州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她作为“农场经理”,带领3名“农场主”耕种3200亩土地,自己还要负责562亩试验田。

  陈慧芳表示,一年两季粮食的亩均总产量从1000公斤提升到1500公斤,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全面进步和强力支撑。“农业未来一定是技术密集型的。耕地流转成方连片,更加需要细致的种植策略。我相信年轻人能接力种好地、产好粮。”陈慧芳说。

  太阳西沉,正在作业的地块亮起了点点灯光。“趁着沟渠里水还够使,我们今天要抢着上一遍肥料。”陈慧芳掏出车钥匙,挥手告别记者,走向广袤田野。


责任编辑:刘映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