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园牧歌入画来 —— 昔阳县东冶头镇天圣庙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4-07-25
7月12日,仲夏的黄昏,刚下过一场小雨。记者驱车来到距离昔阳县城20余公里的东冶头镇天圣庙村。 天圣庙村很好认,沿着滨榆—韩库线国道笔直前行,抬头就能看到村标,那是一处颇具设计感和古韵的碑石:一方古砖堆砌的墙头上,几块磨盘大小间隔组合,中间雕刻着“天圣庙”三个字。村标周围,环绕着一片砾石与绿植,整体造型巧妙地将公路与村路隔开,预示这里别有洞天。 尚未进村,村口的小花园已然吸引了一行人的目光。200余平方米的草坪上,各色小花点缀其间,蝴蝶、蜜蜂翩跹起舞,海棠、石榴、松柏、国槐郁郁葱葱,秋千、凉椅、园艺小品装点于花丛中,柔和清新之美好似一幅印象派油画。 天圣庙村党支部书记宋慧慧和我们聊起了村子的变化:“几个月前,这个总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50余人的小山村还毫无存在感。”宋慧慧指着手机里的照片一一介绍,现在这个引人驻足拍照的小公园,之前是一片垃圾堆,而颇具特色的仿古村标前则是一片空白地。“这都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宋慧慧介绍,将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口,是由天圣庙村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以前,别的村都有门楼,但我们村没有,别人都找不到我们村。”在宋慧慧看来,改造乡村面貌,第一步就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然而,建普通门楼一是花钱多,二是没有特色,思来想去,宋慧慧决定带领村干部自己动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古砖,邀请设计公司几经修改,最终敲定现在这个既有农村气息又物美价廉的造型。门头有了,村内的环境卫生质量是否提高了呢?跟随宋慧慧的脚步,我们沿着村内平坦的柏油马路往前走,一幅静谧优美的田园画卷徐徐铺展在面前。干净,是第一印象。村里的主干道上没有一点垃圾和杂物,每隔百米便有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据了解,为了实现“垃圾不落地”,天圣庙村将6个垃圾池都改造成为分类垃圾桶、垃圾箱,村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村内集中处理,网格员包片负责,定时巡查。美,是最直观的感受。一座座庭院干净整洁,每个院落门前,或是一垄菜地,或是一方花园,加装栅栏统一规划,沿街栽种的1500余株月季、三角梅、茉莉等各色花卉与对面的青山相望,在夕阳的余晖下勾勒出一处世外桃源。最有意趣的当属“忆童年”乡村文化主题一条街。由于这条街毗邻国道,呈半开放式,所以村“两委”选择将此处打造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感的现代乡村主题街道。整条街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童年游戏为主题,“打枣”“打溜溜球”“包饺子”等彩绘栩栩如生。墙面建筑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陶瓷坛罐、废酒瓶、废轮胎等器物,打造不同造型,砌筑了500米的艺术花墙。可回收的洗衣液桶、油桶等也改造成100余盆花式盆栽,通过多元化造景,突出乡土、乡情、乡韵,将村民庭院在保留原来风貌的基础上彻底“升级”为集情怀、美感、实用于一体的美丽家园。 “以前,大家都说我们村十年都没有变化。现在,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照提档升级村建设标准,以主题街道、仿古村标、美丽庭院为三大亮点,走出了自己的美丽路线,让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更强烈。”说话间,宋慧慧随手摘下一颗李子递给记者,李子清甜,而这位只有3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在上任三年后,早已与村民打成一片。除了村规民约、保洁队伍、监督检查等硬性方式外,天圣庙村以“环境卫生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庭院栽花绿化美、文明和睦家风美”为标准,评选出“最美庭院”、“最美街道”、“最美田园”文明户,既提升了乡村“颜值”,又为乡风文明“增值”。昔日一到雨雪天气就无法出行的坑洼泥路,变为铺到家门口的柏油路,其貌不扬的小山村华丽转身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清凉地,天圣庙村蝶变为以“小而实”“小而精”“小而优”为特色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典型案例。 现在,这样的美丽故事还在天圣庙村续写:投资2.3万元打造的“美丽乡村+数字乡村+人文乡村”快手直播平台,“小宋书记”正在展开一场沉浸式乡村展示推介活动……(李雨鑫) 责任编辑:卫志雄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