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村镇河东村:“村+亲+民”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
时间:2024-07-01
河东村位于泽州县东北部、下村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东邻新大周公路,南界长河水库,西连下村村,北与长河源头吾圣山旅游景区相连,土地总面积2.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71人,617户,两委成员4人,共有党员44名。 近年来,下村镇河东村紧扣基层社会治理课题,深入坚持、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整合村内各项资源,充分发挥群众正能量,形成了“村+民+亲”矛盾化解工作法,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最大限度疏导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立足农村特色, 充分发挥群众力量 河东村依托人民调解员、志愿服务队等调解组织,创新“村+民+亲”矛盾纠纷化解方法。“村”指村干部,“民”和“亲”是指村里具有名望威信的群众和矛盾双方的亲友。河东村动员群众,利用党组织介入、乡贤说理、亲友感化等复合式、多元化方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源头,稳定村民情绪,先后成功调解邻里矛盾纠纷20余起,形成了动员广大群众“息事宁人”、利用亲朋好友“靠前管事”的良好局面,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平稳过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自消自灭”,有力解决纠纷“生事快、滋事烦、平事慢、解事难”无序状态。 “村”先行, 摸透情况找准症结 一是理清事件脉络。针对邻里矛盾易发、多发、频发的特点,河东村网格员队伍借助微信群等媒介,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线索及时摸排。村干部根据摸排出的问题到矛盾纠纷当事人家中入户走访,理清事件脉络。分别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找到双方矛盾冲突点,全面详细了解矛盾发生的起因、过程等,清晰把握矛盾双方的诉求。二是理顺工作思路。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村干部及村法律明白人依照邻里纠纷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类型,通过梳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找到当前纠纷适用的条文,做到心中有纲领、行动有方向。通过准确研判纠纷产生原因、症结及处置纠纷的有效措施,初步明确双方当事人应当负有的责任,为下步发挥群众力量化解纠纷打好基础。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河东村村干部以及调解队伍已调解了许多起矛盾纠纷,如环境卫生、集中供暖等。 “民”“亲”发力, 同频共振多元参与 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及时融合多方力量,凝心聚力化解矛盾纠纷。一是融合网格员、志愿者等村民力量。对于一些矛盾纠纷,由矛盾事发地的网格员、老党员等当事人信得过的人,从邻里感情、村规民约、乡风民俗等角度入手,稳定当事人情绪,引导其放下成见、心平气和解决纠纷。二是充分发挥亲朋好友或宗亲力量。去年河东村的李某在喷洒农药的时候,不小心喷到了郭某的地里,两人产生了矛盾。对于这样的因日常琐事而产生的争面子、争高低、赌气、互不相让的邻里纠纷,河东村村调解人员将当事人拉在一起,邀请当事人的亲戚朋友参与调解,分别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用真心话、圆场话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对方的境况,通过传软话、递好话打开心结消除隔阂,缓解对立局面,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促使当事人握手言和,推动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下一步,河东村将继续坚持“村+亲+民”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不断完善精细化服务、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用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为民新画卷。(李淇杭) 责任编辑:张莉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