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州县大东沟镇:增强治理效能 推动平安建设
时间:2024-06-07
“喂,你好。我是东沟村村民,我在东沟中学附近发现有三名可疑青年,请你们尽快出警处理。” 2023年6月某天,泽州县大东沟镇派出所接到一位热心村民的报警电话后,立即派出民警到现场进行处理。经询问,三名青年是体校学生,因在网上与东沟中学一名学生发生口角,打算购买砍刀对该学生进行报复。 报警的是张东义同志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 也是东沟村第一网格的骨干居民 这次报警及时制止了一场 故意伤害未成年人事件的发生 张东义同志的防范意识不仅及时保护了一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防止三名青年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也是维护大东沟镇安全稳定的大义之举,更是近年来紧抓平安建设,将治理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的重要体现。 “网格+自治” 打通基层治理的“最末端” 像张东义同志这样的网格员,大东沟镇还有34名,他们在基层治理上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大东沟镇在“1+1+3+N”网格管理体系和“136”工作机制基础上,探索形成了“网格+自治”的治理机制,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不断强化“一网统筹”,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要素统筹、全事务入网的原则,建立“实时排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处置解决—结果反馈”机制,把矛盾化解在网格“最末端”。二是以“码头哨兵”为带动,充分调动“黄马甲”全科网格员积极参与到隐患排查、信访维稳、调解矛盾纠纷等行动中,深入千家万户,有效补充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大东沟镇立足新时代“枫桥经验”,精耕细作,夯实治理根基,逐步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 以村民议事“小广场” 搭建基层治理“大舞台” “现在的小孩儿真冲动,真是太危险了,得亏有东义在,回去一定要让我家小孩儿小心点!” “遇见这种事情,不能硬上,也不能不出声,得抓紧时间联系老师和家长,真的不吭气的话就要吃大亏了,说不定后果多严重呢!” “说的轻是小孩打架,说重了就是校园霸凌,这种事情处理不好,给被霸凌的孩子要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呢,要不及时制止,霸凌者不顾法律的约束了,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 在辛壁村的议事“小广场”上,群众你一言我一句,激烈地讨论这件事情。这种村民议事小广场在大东沟镇村村都有,各村村民针对这件事情,在小广场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很多村民都对张东义同志的防范举措进行了充分肯定,也对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 近年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各村按照“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强化保障、治理有效”的工作思路,发挥党建聚民心、激活力的“磁场效应”,创新利用各村“小广场”作为村民议事平台,鼓励村民自主参与、决策与监督。同时创建“有人说、有人听、有人办”议事工作流程,确保村民诉求有人办、矛盾纠纷能化解。通过群众表诉求、提建议,为大东沟镇各村推进民生改善、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建言献策,切实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党建+治理” 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我认为应该告诉我们党小组内的每个孩子,绝对不能做霸凌者,不能欺负别的孩子,同时遇到校园霸凌时,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还要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贾泉村的某党小组讨论中,党小组成员李某进行了这样的倡议。针对这次的事件,镇党委副书记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要求在各村支部各党小组中进行专题讨论,通过交流分享,达到以点带面、步步深入的效果。 为了强化党建对农村网格治理的引领作用,大东沟镇遵循“便民、精细、全面”的原则,在24个行政村科学设立了93个宅上党小组,800余名党员共联系12000余户,基本形成“村党支部(总支)——网格(宅上、楼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通过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小组联系群众的优势和党员的“活细胞”功能,以党小组为基础构建宅上“议事厅”。对于排查采集的公共安全、问题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及时汇总研讨,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推动党小组成为解决基层治理难点和服务群众的“阵地”。 下一步,大东沟镇将持续锚定目标,继续把平安创建植于心、融于魂、践于行、着力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以“高精细实”工作要求,推动“平安东沟、法治东沟”建设,为大东沟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张莉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