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梁交口县双池镇:农村良田不撂荒 土地托管把忙帮
时间:2024-05-10
耕地保护,关乎国计,承载民生。面对土地撂荒难题,吕梁交口县双池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土地做文章,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因地制宜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从而实现农田增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的“四增”目标。 双池镇推进党组织主导农业生产托管工作会议 应势而谋,确保服务“精准对接”。为进一步推进双池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双池镇组织领导班子集中学习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吕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发布的《高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破解山区“如何种好地”难题》经验做法,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汾阳市学习古浮图村农业生产托管运营模式。外出“取经”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双池镇农业托管工作的思路,力求结合镇情村情实际,将学习到的高效农业发展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激发农业生产新动能,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乘势而上,确保数据“滴水不漏”。到村工作大学生利用“农事直通”软件,逐块排查本村撂荒地的土地性质、地块面积、撂荒原因等土地实情,建立撂荒地摸底信息台账。各村根据台账,分析研判每块撂荒地的形成原因、适合种植作物类型等情况,结合实际对症下药,探索自行复耕复种、亲友邻居帮种、村级托管代种、大户承包带种等模式,采取“一地一策”推进整治,既要让农户不受损失,也要让土地得到合理使用,同时坚持动态管理、台账推进、挂账销号,做到闭环撂荒地治理,让撂荒地真正“活起来”。 机械作业现场 顺势而为,确保成效“久久为功”。经过多次工作调度,撂荒地整治工作已颇具成效。目前,全镇有3000多亩高粱地可以实现耕、播、管、收全程机械化,各村均结合本村特点进行改造,力求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节约生产成本,让小种植户受益。蔡家沟村进行的农田宜机化改造,实现了160多亩地的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讲理村拟在保证稳定玉米面积的基础上,适当发展高粱、谷子等作物试种,并在林业作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等方面加强探索;圪塔村成交710亩华瑞复垦土地的竞标;南洼山村拟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改变村集体收入薄弱的现状。(交口党建)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