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长治潞城区辛安村:党建引领“强引擎” 文旅融合“赋新能”

时间:2024-04-08      来源:中北新闻网     


  近年来,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辛安村注重党建引领,积极发挥村党支部“领头雁”作用,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文旅资源,立足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集合农业产业要素,打造文旅附加产业,将本地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形成“农旅双链”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撬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思路,挖掘发展新模式。该村坚持“以农为基、以旅为媒、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党组织“搭桥铺路”,探索宜农宜商宜游新路径。2023年,辛安村践行黄牛蹄乡“万亩高粱”特色种植思路,全村种植高粱1100余亩,并结合气候优势,大面积栽植连翘,目前已建成3000亩连翘基地,年产连翘60万公斤。该项目由村集体规划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连翘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将耕地与荒坡有机结合。在原基础上,该村利用收回的集体机动地、四荒地,补栽补种连翘520多亩,新修1000平方米的晾晒场、600平方米的仓库。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70余万元。同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彪带领“两委”班子成员盘活闲置厂房500多平方米,新建“清润山泉水”项目,新上大桶矿泉水设备一套,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完成300米深井基建基础设施工程,硬化场地2000平方米,与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结合,整治了厂房周边环境,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桶装水15万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50万元,该项目2024年7月可投入运营。


  立足本地特色,增强文旅吸引力。辛安村旅游资源丰富,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起寺,近年来,为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2018年起,该村结合村情实际,依托324省道优势,拆除4户省道周边住户,建设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辛安服务区,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余元,有效破解村级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困境。与此同时,辛安村2017年申报完成中国传统古村落;2019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原起寺、漳河桥等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和旅游道路重建项目;2022年结合地域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二期工程,对村内古院落27处进行修缮复建;2023年强化旅游规划,以原起寺为载体,培训专业讲解人员5名,拍摄《今年“五一”去哪里》《到辛安过“新”年》等专题宣传推介视频,累计观看量达9000余人次,不断增强文旅吸引力,实现年接待游客7500人次。


  强化资源整合,跑出融合加速度。辛安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村民清理沿河、沿路以及房前屋后、犄角旮旯的垃圾堆、杂物杂草堆2000余堆,全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0余次。探索发展“毗邻党建+”模式,和邻村形成结对共建,与土脚村抗日民主县政府旧址、清口村靳会昌故居、平顺县半山窑洞等各个景点串连成线,合作共赢。以“生产联营、经营联动、效益联赢”为抓手,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力共赢的思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潞城区申报实施辛安原起寺太行古集文旅综合体项目,打造以原起寺等国保文物为载体的潞城传统文化旅游品牌,古今融合、山城呼应,带动全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拟建成寺集、研集、食集、宿集“四集合一”的太行古集文旅综合体,该项目已于2023年10月19日在山西第六届文博会现场完成战略协议签约。辛安村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让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的文旅发展之路。(史秋霞)


责任编辑:刘政阳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