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陵川县平城镇:青蓝结对传帮带 薪火相传促成长
时间:2024-04-02
随着高质量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大量年轻干部被充实到镇村工作一线,为推动年轻干部队伍迅速蜕变,成为“扛大旗、担重任”的新生力量,陵川县平城镇党委、政府全面实施青蓝结对、导师帮带,以老带新,以强帮弱,助力年轻干部跑出成长“加速度”。 明确导师,精准传带 建立帮带信息库 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干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平城镇突出“导师”精选,破除年龄、职务、身份等限制,从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业务能力较强的党政领导、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等人员中择优选配帮带导师,建立导师帮带信息库,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定向帮带,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全镇共推选出优秀导师42名,传帮带对象42名。 探索途径,传授经验 分类帮带助成长 一是精准培训,聚焦政治帮带。把党性教育作为帮带首要任务,设置公共课堂,由乡镇分管领导围绕政治建设、党建工作、群众工作、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授课,帮助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补齐短板、突破能力“瓶颈”,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二是亲自示范,聚焦现场帮带。由口头教授转变为现场教学,导师带领年轻干部下沉一线,进入角色,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护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巩固衔接等重点任务,让年轻干部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掌握处置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年轻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三是鼓励干事,聚焦容错帮带。导师对年轻干部给予充分信任,安排参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针对年轻干部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失误,由导师共同承担责任、一同整改到位,鼓励年轻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完善机制,定期交流 跟踪培养促实效 一是完善机制搭台引路。建立年轻干部“一人一档”成长档案,推行“书记工作室”,让明星支部书记传经送宝,引导年轻干部对标先进典型、积极履职尽责、严守纪律规矩,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搭台引路、蓄力赋能。二是定期交流答疑解惑。组织开展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一讲主题活动、“面对面”交流会,收集年轻干部的“疑难杂症”,集体交流讨论“会诊把脉”,共同寻找病根“对症开方”,织好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关爱网。三是动态调整跟踪培养。实施年轻干部梯次培养计划,建设90后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通过组织“荐”、常态“访”、考验“看”相结合,对不宜继续储备的及时淘汰“出库”,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入库”,不断蓄积平城镇年轻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开展“导师帮带”工作,是建设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的有效举措。下一步,平城镇持续将推动“导师帮带”机制走深走实,做大年轻干部成长“蓄水池”,精耕年轻干部成才“责任田”,切实引导帮带导师“传”出知识、“帮”出成长、“带”出骨干,扎实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为平城镇高质量发展培养锻造高质量年轻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张莉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北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